烹小鲜若治大国
嵇步春 于春风
“若治大国烹小鲜”为老子的一句名言,含义极其深刻,老子用烹调菜肴的工艺法则生动地比喻中和治国的道理,这是中国特有的文化现象,在多元化的农耕社会中,“食、色性也,人之大欲存焉”,饮食作为人生的第一需求是动关国计的,因此在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尤其在封建社会里,君临天下,遴选辅佐之臣,首辅必须具有“和羹鼎鼐”《尚书·顾命》的秉赋,解决吃饭问题是国家社稷的重要任务,也是首辅的第一要务,才能从根本上保证政权的稳定与延续。将“烹小鲜”与“治大国”联系在一起令人匪夷所思,但是“小”的方寸之中孕育着“大”道理,这是“烹小鲜”的活力所在,本文试图从“人才遴选、治国之理、君臣关系、和而不同、中庸之道”等一系列问题,从“烹小鲜”的历史视角来剖析治国之理。
一、从“调和鼎鼐”折射出的选才之道与哲学思维。
殷高宗时期名相傅说有“调和鼎鼐”之才,傅说
二、运用烹调规律,委言治国之法,协调君臣关系。
《吕氏春秋·本味篇》从三个层面运用烹调之术说明治国之本。首先,因为食物的味道、气味、质地的不同,应采取不同的烹饪处理办法的道理来阐述治国之道,对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水居者腥,肉食者臊,草食者膻”。其次,以水火两端喻得天下的基础和关键。“凡味之本,水最为始”。也就是说一切味道都要通过水来实现。“九沸九变,火为之纪,时疾时除,灭腥除臊去膻,必以其胜,无失其理,调和之事,必以甘酸苦辛咸,先后多少,其齐甚微,皆有自起”。食物放在鼎中烹煮,水多次沸腾,味道屡变,清除腥、臊、膻等怪异臭味并实现美味都靠火候来控制,用来比喻有道贤君和聪能之士如水火相得,在矛盾之中求得平衡,使之实现“不谋而视,不约而信,相为殚精竭力,犯危行苦,志欢乐之。此功名所以大成也,故不独”。再次,本味篇说到要得到这些美味佳肴,必须有“马之美者”,而要得到千里马,“非先为一天子,不可得而具。”然而“天子不可强为,必先知道。道者,止彼在已,已成而天子成。天子成则五味具。故审近可以致者,成已所以成人也。圣人之道要矣,岂越越多业哉,”意思是说,天子不是可以强行做成的,必须懂得仁义治国之道,不在他人,而在自身。自己学成仁义治国之道,那么就具备了当天子的条件了。像伊尹这样以庖厨之事喻治国安邦之道的情况,在先秦时期比较普遍,刘向在《新序·杂事》中曰:“臣以喻五味,管仲善断割之,隰明善煎熬之,宾须无善齐和之。羹已熟矣,举而进之。而君不食?亦君之力也。”即是说一个
三、君臣在治国之道上和而不同,求同存异,中和之气以一贯之。
据《左传》记载,齐景公有一个宠臣叫梁丘据,景公告诉晏婴说:只有梁丘据根他和。晏婴说“据亦同也,焉能为和?”接着他们的对话是:“公曰‘和与同异乎?’对曰:‘异。和如羹焉,水、火、酰、醯、盐、梅,以烹鱼肉,殚之以薪。宰夫和之,齐之以味。济其不及,以泄其过,君子食之,以平其心。君臣亦然。君所谓可,而有否焉,臣献其否,以成其可。君所谓否而有可焉,臣献其可,以去其否,是以政平而不干,民无争心。’故诗曰:‘亦有和羹,既戒既平,鬷嘏无言,时靡有序。先王之济五味,和五声也,以平其心,成其政也。’”这一段对话大意为,制作五味调和滋味鲜美的菜肴,疱人用醋、酱、盐、梅等调料去烹调鱼肉,除腥去臭,增加美味,用火候调节成熟质地使之入味,还要去其过度,补其不足,相反相成,互相和谐,经过反复加工才能烹制成功。君子吃了觉得特别适口,内心安定。这正如君臣相处,君王认为正确的肯定的,而实际是错误的,臣子就要进献否定的意见,使君王获得真正正确的意见;君认为错误并否定的,而实际上是正确的,臣子就要进献正确的意见,使君王排除错误的认识,这样才能获得政治上的安定,上下不相干犯,人们之间也不相争斗。正如诗经中所言,治国就像调和羹汤,君臣都心怀戒惧,志性平和,仔细调和,才能成其大政,而使百姓不争。从前贤
“和而不同”的观念和孔子的“君子和而不同”观点为是一致的,成为儒家的经典之一,始于烹饪的现象而被后世自觉的接受下来。老子的“大羹必和”以及“大味必淡”的观点,将烹饪的“和”与“淡”,勾勒得淋漓尽致。“淡”是“和”的度,淡则求物性之“真”,以“和”助“真”。将酸、甜、苦、辣、咸调到和的水平,化平庸为美味,既要有先期的主观的设定与投入,又要有后期客观的检验与认知。有趣的是《礼记·中庸》:“喜怒衰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则为和”。认为人的修养能达到中和的境界(“致中和”),就会产生“天地立焉,万物育焉”的神秘效果。烹饪中之中和现象与周礼中对中庸的铨释,有差异,但是构成元素与境界是相通的。从人们的社会生产实践中平常之理升华为人格魅力与修养,成为待人和治国之智慧,发端于毫末,滋润于社会,与日月同在。
参考文献:
1、春秋战国时《尚书·顾命》
2、司马迁《史记·殷本记》
3、柳诒徽《国史要义》
4、刘 向《战国策》
5、姚察、姚思廉《梁书·循史传》
6、北齐《北史·恩幸传》
7、钱钟书《吃饭》
8、吕不韦《吕氏春秋》
9、商代末期《周易》
10、刘向《新序·杂事》
11、左丘明《左传》
12、文 思《礼记·中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