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ESE / ENGLISH

河豚毒素的筒易高效提取方法

作者:佚名    河豚文化来源:养殖商务网    点击数:3480    更新时间:2015-8-25

经过几个实验室不断改进,河豚毒素的分离方法简化,得量提高,现举后藤的方法如下。
  将新鲜河豚卵巢对半切开,取100 克卵巢加水(去镁离子)100 升浸泡,放置2 天并时时搅拌,然后用纱布滤出上清液,如此反复3 次,得200 升滤液,每10 升一批,大火迅速加热至沸腾后立即冷却,析出大量蛋白质沉淀,减压过滤得淡黄色透明溶液,通过8 升的为Amberlite IRC - 50 (胺型)离子交换树脂塔(8 厘米* 200 厘米)。流出液不断用小鼠试验检查有无毒性,直至流出液出现毒性为止,约可吸附200 升滤液。水洗后用13 升(10 % )乙酸洗脱,再用10 升水洗,最初3 升无毒,弃去,余下10 升毒性最强,用氨水调节PH值至8~9 ,加200 克活性炭时时振摇混合,2 小时后过滤。活性炭吸附操作重复3 次,合并活性炭,每次用含0 . 5 %乙酸的20 %酒精250 毫升提取3 次,提取液减压浓缩至50 毫升,用氨水调节PH值至9 ,置冰箱中析出结晶性沉淀,滤取后溶于稀乙酸,加氨水沉淀,得l ~2 克白色结晶性毒素粗品。
将粗制毒素3 . 2 克及苦味酸2 . 3 克加20 毫升水煮沸,趁热滤去不溶物,放冷析出结晶,所得结晶用热水重结晶3 次,再溶于热水,加氨水使毒素析出,冷后过滤水洗,然后溶于稀乙酸,再用氨水沉淀,得精制的河豚毒素2 . 6 克。
  迄今,河豚毒素的检测仍依赖动物实验的数据来判定。有动物小鼠定性试验和动物(小鼠)定量试验两种。化学仪器分析方法有荧光法、紫外分光法、薄层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联机法、薄层色谱法、快速原子轰击质谱分析法等。它们对测定河豚毒素有较好效果,但需依赖昂贵的仪器和试剂。近年,生物化学中的免疫化学测定方法已用于河豚毒素的测定,并且这一方法简单、灵敏、花费不多,完全可能取代传统的白鼠生物分析法。不久前,南京师范大学生物系报道的快速准确检测河豚毒素的方法将为河豚食用、加工提供检测保障。
  日本三共株式会社较早工业化生产河豚毒素,一度垄断国际市场。1958 年上海水产学院加工系首先进行了河豚毒素的提取和定量,并进行河豚鱼罐头的试制,对毒素及鱼肉的食用做了一些研究。以后黄海水产研究所进行了河豚肝油的毒性试验,青岛医学院对河豚肝油毒性做了动物试验。在20 世纪80 年代,我国自行研究提取河豚毒素获得成功(河北省水产研究所),现河北省医科大学、大连海洋渔业总公司都生产,但提取纯度还难达到试剂级的高精水平。

 

 

 

 

 

  • 上一个河豚文化:

  • 下一个河豚文化: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