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ESE / ENGLISH

25种河豚,你认识多少种?

作者:佚名    河豚文化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8253    更新时间:2014-8-11





红鳍东方豚

红鳍东方豚,体亚圆筒形,头中大,背鳍略呈镰刀形,胸鳍近方形。背面和上侧面青黑色,腹面白色。体侧在胸鳍后上方有一白边黑色大斑,斑的前方、下方及后方有小黑斑。臀鳍透明或充血红色。背部的颜色,斑纹与栖息地、大小不同而不同,幼鱼的背部,有白色的虫蛀式的花纹。



暗纹东方鲀

暗纹东方鲀 体近圆形,后部逐渐转细,尾柄略为侧扁。头长适中,吻较短,前端圆钝。口端位,横裂;下唇较长,包在上唇的外端;上下颌各有2个喙状牙板。眼小,侧上位。鼻孔2个,位于眼前上侧。鳃孔中大,位于胸鳍基部前方。背部自鼻孔后方至背鳍前方,腹部自鼻孔下方至肛门前方以及鳃孔前后的皮肤上都被有刺状的小鳞。吻部、体侧和尾柄等处皮肤裸露、光滑,无刺状小鳞。背鳍小,略呈圆形;胸鳍短而宽。背部有数条浅色条纹。在胸鳍后上方体侧有1个镶有模糊白边的黑色圆形大斑。



菊黄东方鲀

菊黄东方鲀 体背面与腹面均被较强小刺,背刺区与腹刺区分离,背刺区呈舌状,前端始于眼间隔中央,后端不达背鳍起点。侧线发达,具多条分支。体侧皮皱发达。 体深黄色,腹面白色。



条纹东方鲀

体形似暗色东方鲀。上下颔各具齿2枚。其体背及腹面均被密生小刺。体上半部具蓝白两色相问的波状条纹。背鳍及胸鳍基部各有一蓝黑色斑块。腹面白色。上下唇、鼻囊及各鳍绍均呈艳黄色。背鳍、臀鳍几相对。无腹鳍。尾鳍截形或稍内凹。肉鲜美,富脂肪, 蛋内质含量很高。肝脏、生殖腺和血液有剧毒,食用时须特别慎重,一般以腌制后食用较安全,其毒性可提取用于医治神经痛、痉挛等病。分布于沿海及江河口。



铅点东方鲀

体形较小,一般体长10~15厘米、体重100克左右。体背、腹面及两侧均被小刺,小刺基底具圆形肉质突起。背部有许多大小不等的淡绿色圆斑,斑的边缘黄褐色,形成网纹。体上部有数条深褐色横带。胸鳍后上方和背鳍基底有不明显黑斑。各鳍均呈沙黄色。





网纹东方鲀

背鳍15—16;臀鳍13—15。体长为体高3.4—3.9倍,为头长2.9—3.1倍;头长为吻长2.1—2.2倍,为眼径7.0—7.6倍。体亚圆筒形,前部粗圆,后端渐侧扁。头中等大,吻钝圆。眼较小,侧上位。口小,前位;上下颌各具2喙状牙板。体背面及腹面均具小刺,刺极弱而不明显,背刺区与腹刺区分离,体侧光滑无鳞。侧线发达。背鳍1个,臀鳍与背鳍相似,胸鳍宽短,尾鳍截形。体色斑纹随体长增长而有变异,体长100mm时体上散布有白色斑点;体长达180mm时白色斑点逐渐变为网纹斑;体背部有3条暗色横带;胸鳍末端处有1个带白色环的大黑斑,此斑约2/3位于胸鳍末端上方。体长可达295mm。分布于中国,在黄海及东海有产。



幅斑东方鲀

与虫纹东方鲀相似,体光滑无棘,胸鳍后上方有白缘暗色斑。体背侧淡褐色,并密布不规则白色斑点。



虫纹东方鲀

虫纹东方鲀 体光滑无刺,上半部褐色,有许多圆或蠕虫状淡蓝色斑纹,在胸鳍后方有一具淡色缘的褐色斑。臀鳍和尾鳍下缘白色。暖水性底层鱼类。栖息于近海及河口。体长一般150~200毫米。血液和内脏毒性较小,经加工处理后肉可食用。分布于北平洋西部。



角箱豚

角箱豚身体被硬骨板包裹,横断面呈五角形。眼上方有一牛角状长棘,比眼径长。腹侧棱突出,其后端有一向后长棘。无腹鳍。各鳍均无棘。全身有褐色圆斑。幼鱼尾鳍长,后缘圆形并有暗色斑点。体黄褐色,腹部白色。体长一股10-25厘米。与之相似的棘背角箱鲀,眼前方的牛角状棘比眼径短,在体背中央有一锐棘。



豹纹东方鲀

豹纹东方鲀头部及体背、腹面均无小刺,皮肤具瘤状皮质小突起。侧线发达,分枝多条。无胸斑。体背部暗绿色,背侧自吻部至尾鳍基部、侧面自眼下至尾基均有许多黑褐色斑点,斑径比瞳孔小。腹面白色。尾鳍后端暗褐色。





长江白皮豚



紫色东方鲀

紫色东方鲀体延长,近圆柱形,前部粗大,后部渐细而稍侧扁。头中大,宽而圆,吻端圆钝。口小,前位,平裂;唇发达,下唇较长,两端上弯。下颌略长于上颌。两颌前端各有2枚喙状板齿,中央缝隙明显。眼小,侧上位;眼间隔宽平。鳃孔中大,位于胸鳍基部前方。尾柄较粗,长为高的3.1—3.6倍。背鳍1个,始于肛门处的背上,基底短,中部鳍条长。胸鳍短宽,侧下位,近方形,上部鳍条稍长。无腹鳍。臀鳍与背鳍同形同大,基底近相对。尾鳍截形。体光滑,无鳞,无小刺。侧线发达,前端分支较多。体色和斑点随增长而变化。个体小时,体背部呈灰褐色或绿褐色,密布褐色斑点;随个体的增长,体背部渐呈紫褐色,斑点几乎消失。体侧下方有1条黄色纵带,腹面乳白色。胸鳍后上方体上有1大黑斑,周缘色浅。背鳍基底下有1大黑斑。背鳍和臀鳍灰褐色。胸鳍色浅。尾鳍紫褐色。



绿鳞马面鲀

绿鳞马面鲀体较侧扁,呈长椭圆形,与马面相象,一般体长10~20厘米、体重40克左右。头短,口小,牙门齿状。眼小、位高、近背缘。鳃孔小,位于眼下方。鳞细小,绒毛状。体呈蓝灰色,无侧线。第一背鳍有2个鳍棘,第一鳍棘粗大并有3行倒刺;腹鳍退化成一短棘附于腰带骨末端不能活动,臀鳍形状与第二背鳍相似,始于肛门后附近;尾柄长,尾鳍截形,鳍条墨绿色。第二背鳍、胸鳍和臀鳍均为绿色,故而得名。



暗鳍腹刺豚

体短,头体粗圆,向后渐细。吻圆顿。口小。背腹部有小刺。尾鳍黑褐色,中央圆突,上下端突出,白色。体背部暗绿色。



月腹刺豚

体侧光滑,口小,体短,头体粗圆。





淡鳍腹刺豚

体背部黄绿色,腹白色,尾鳍浅褐色,后缘凹入,上下端白色,下半部q浅灰白色。



箱豚

箱豚的名字,来自它身上包着的保护性的箱子形的外套。这个箱子实际上是由骨板组成的。只有眼睛,口,鳍,肛门所在部位留有孔洞。箱豚生活在世界各地的温暖海域。它们的家一般都在热带海域的珊瑚礁上。成家的箱豚一般都是成对出现。没有成家的箱豚则几尾结成成一群在珊瑚礁间游荡。箱豚在进食的时候用鸟嘴一样的嘴啃食海藻、海草和珊瑚礁表面的珊瑚虫。虽然,箱豚不是游泳健将,但是它能在珊瑚礁的缝隙中灵活地钻进钻出,大大方便了觅食。当它遭遇危险的时侯,就从皮肤下分泌出一种剧毒的物质,使天敌不敢靠近。雄性箱豚的颜色往往与雌性箱豚不同。它们的颜色在紧张和放松的情况会发生变化。有些种类的箱豚头上长有角状突起好象牛的犄角。箱豚的味道十分鲜美,是餐桌上不可多得的美味佳肴。在我国的沿海,箱豚是一种重要的经济鱼类。



圆斑腹刺豚

体长,体侧有一银白色纵带。体背部暗灰色,有许多黑色斑点。腹白色,个体大。



斑点东方鲀

背鳍13—14;臀鳍11—12;胸鳍16—17。体长为体高2.6—3.4倍,为头长3.2—3.6倍;头长为吻长3.2—3.6倍,为眼径4.3—6.7倍。圆斑东方鲀体躯干部粗壮,尾部渐细狭。头中大,吻钝圆。口小,前位;上下颌各具2喙状牙板。体背、腹面均被小刺,鳃孔前方和头部两侧无小刺,背刺区与腹刺区不相连。侧线发达。背鳍、臀鳍相似;胸鳍近方形;尾鳍截形。圆斑东方鲀体背面淡褐色,胸鳍基部后上方有一深色大圆斑,斑径大于眼径;斑周有浅色宽边缘,左右两圆斑间在背部有横带相连;背鳍基部有一深褐色椭圆形斑点,边缘浅色。体长可达280mm。仅分布于我国广东沿海和珠江口的咸淡水及江段下游。圆斑东方鲀为底层中小型鱼。肉食性。



星点东方鲀

体形较小,一般体长10~15厘米、体重100克左右。体背、腹面及两侧均被小刺,小刺基底具圆形肉质突起。背部有许多大小不等的淡绿色圆斑,斑的边缘黄褐色,形成网纹。体上部有数条深褐色横带。胸鳍后上方和背鳍基底有不明显黑斑。各鳍均呈沙黄色。肉和精巢低毒,皮及内脏有毒。





三刺豚



丝背细鳞豚

体高而呈菱形;头高大于头长。吻上缘线稍凹。口端位。鳃孔位于眼後半部或後缘下方,与体中线呈58至68度夹角。体鳞粗糙,每一鳞片只具一中央强棘,此棘有一粗柄,棘顶大量分叉,伸出许多小枝,成一冠丛状,尾柄鳞片小棘延长成细刚毛。第I背鳍棘位在眼後缘的上方,背棘中庸,棘後缘有小棘;雄鱼背鳍第一鳍条延长成丝状;腹鳍膜小,向後延长稍越过耻骨末端特化鳞;特化鳞三对,短,粗壮,可活动,第一对与第三对约等长。体灰或灰绿色,具许多水平细黑纹,夹杂许多小黑点。背鳍,臀鳍灰褐色,尾鳍色较深,具二条弧形纹。



中洋暗纹豚



六斑刺豚

平时横伏的刺,一旦面临危险,会鼓起身体,竖起刺,威吓敌者。背部黑褐色,腹部白色,有斑点。全长20厘米。

毒性:肌肉、皮、精巢可食。 



单角革豚

体侧扁,呈长椭圆形,与马面相似。一般体长达40厘米。背鳍鳍条43~50枚,臀鳍鳍条45~52枚,皆为黄色。头短口小。眼小位高,眼睛上方的第l背鳍棘易断。近背缘。腮孔小,位于眼下方。鳞细小,绒毛状。体呈蓝灰色。头及体侧上有许多暗褐色的细点散布,其中以背侧斑纹较浓密。尾鳍末端几近截形,上下叶末端及中央较突出,故其形状又近似倒3字形,颜色为深灰色。可食用,但食用价值不高,剥皮去内脏再烧烤.

 

 

  • 上一个河豚文化:

  • 下一个河豚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