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ESE / ENGLISH

河豚文化香飘四海

作者:蔡小俊    河豚文化来源:中国江苏网    点击数:3186    更新时间:2014-3-31

 

                 河豚文化香飘四海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这是北宋大文人苏东坡作的一首诗,至今仍脍炙人口。一直以来,长江沿岸许多地区都希望自己是诗中所指。

   而在扬中岛上一直流传着一个民间故事,苏东坡慕名“扬中河豚”,溯江而上,寻访美味,当时扬中岛内一大户人家有幸邀得这个大文学家,请岛上名厨主勺,设河豚宴请他品尝。苏东坡喜欢一人独品河豚,便用屏风挡住餐厅出口,只有厨师出入。该户的家中女眷都是苏东坡的“粉丝”,便躲在屏风后面“听”其吃河豚,只听见苏东坡在里面津津有味地一边吃一边咂着嘴巴,到最后听到筷子掷地的声音,苏东坡说了一声:“也值一死”。

   苏东坡诗中所说的“正是河豚欲上时”,指的正是扬中岛。如今,食客来到扬中谈论的“拼死吃河豚”,其典故和出处,就是苏东坡掷筷后的“也值一死”。

  有了文人墨客驻留,扬中河豚也便从一种美食,逐渐形成了一种特色文化。其韵味可比为曹操之于碣石,曹操之前,碣石默默无闻,尽管它身旁过往了诸多帝王将相。但曹操一到,碣石就有了生命。而扬中河豚,因为苏东坡的造访,它作为一种特色文化,便吞吐了千年,不朽流长。

  

  江鲜美食——数百年历史的积淀

  扬中美食从民间餐桌走进酒店宾馆,虽然只有几十年时间,但是扬中的江鲜美食,特别是河豚,却是传统悠久的一碗“老汤”,比美国文化还要有历史。

   明、清时代,扬中一带的江鱼曾作为贡品进入皇宫,成为御膳。清袁枚在《随园食单》一书中专列《江鲜单》章节,介绍了“刀鱼”“鲥鱼”“鲟鱼”等江鱼的烹饪法。李渔则在《闲情偶寄·饮馔部》中写道:“河豚为江南最尚之物,子亦食而甘之”。可见那年代食用产于江南水乡的江鱼风气已盛。抗战期间,陈毅多次来扬中指导“挺纵”司令部的工作,扬中人多用江鱼来款待。1940年初,陈毅在扬中新坝地区的开明绅士江正康家养病,江正康一边请当地名医为他治病,一边亲自烹制河豚、刀鱼、鲫鱼等进行食疗,增加营养。陈毅对此十分满意,与江正康成了知心朋友。

  改革开放以来,扬中江鲜菜更是声名鹊起,传遍大江南北。1982年初,时任中共中央副主席的李先念到江苏视察工作,特地提出当年在江南打游击时吃过刀鱼、河豚,味道非常鲜美。

  当时,扬中公安局的黄局长奉命带上扬中本江的河豚,前往南京,亲自为其掌勺烹饪,李副主席食用时连连称“好”。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后六下扬中,次次大饱口福,回京后多次向友人夸赞扬中江鲜,尤其是有次扬中在北京召开经贸洽谈会,费老应邀出席,兴致勃勃地即席讲话二十来分钟,其中大谈扬中江鲜之鲜美竟长达十分钟。著名作家艾煊在扬中品尝“河豚烧秧草”这道名菜后,席间便发出感叹:“河豚有毒人垂爱,秧草虽草胜似菜。”还有那些在扬中工作的外国人都偏爱江鲜菜,一位日本客商饱食河豚后,竟喜形于色,学扬中话夸道:“没得命的好吃!”

     河豚堪称扬中江鲜之首。20世纪80年代之初,《新华日报》曾以《烟花三月下扬中》为题,谈论令人唾涎的扬中“长江三鲜”,全国各地人涌如潮纷至沓来。

  

  河豚姓“河”——得天独厚的优势

  河豚之所以叫河豚,是因为这种洄游生物有其生存演变的线路图,海豚从入海口洄游至长江,进食长江中的浮游生物,逐渐长大肥腴,才称之为河豚。

     扬中位于素有黄金水道之称的长江中下游,境内河港纵横交错,水产资源非常丰富,被视为“天然渔场”,自古就是优质鱼类、尤其是野生江鱼活动的地带,盛产150多种水产品。

     而河豚游至扬中水域进入繁殖期不再进食,最为肥美。所以,河豚姓“河”,为长江区域所独有,而扬中特殊的区域位置则表明,最好吃的河豚也是在这江域,再加上扬中岛上独一无二的烹饪传统和美食文化,一直就有“扬中河豚甲天下”的美誉,每年的烟花三月,天南地北的食客都汇聚到这里,品河豚美味。同时,烹饪好的河豚每天都会通过空运向北京、上海输送。不远千里到扬中品尝河豚,或者把千里之外的河豚空运到餐桌上,都是很值得玩味的“河豚文化”景观。

     现在在扬中,一年365天都能吃上美味的河豚。近年来,扬中把河豚资源变为河豚产业,已形成河豚苗种从样本采集、人工繁殖、苗种培育、成鱼养殖到市场销售一条龙产业化运作,带动上万农民“靠水吃水”。

     另外,扬中还办起了华东最大江鲜水产交易中心,全国90%以上的河豚从这里中转,最远到美国;从与河豚养殖有关的咸秧草到高档礼盒,再到“打包河豚”,“外带经济”蓬勃兴起,推动扬中农民每年增收4亿元,进一步刷新“扬中河豚”特色城市名片,让外面的世界了解了扬中。

  

  水墨河豚——文化雕琢出的美味

     河豚,与其它的鱼一样,是一条鱼。但不一样的是,人们在品尝时,能够咀嚼出水墨之味,而且,这种水墨性质与扬中紧紧联系在一起。

     河豚美食的水墨韵味从何而来?从形色上看,河豚的外表是以黑色条纹和白色为主色调。而在形色之外,更为重要的一点是,扬中人对河豚有一种根深蒂固的感情,会用笔墨描绘河豚的美和味道,抒发对河豚的特有情怀。笔者曾经走访民间河豚烹饪大师孔庆璞,他是扬中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结合文化谈河豚,见解独具。孔庆璞认为,扬中河豚扬誉天下,有以下原因。扬中距入海口200多公里,洄游河豚由咸水进入淡水,觅食鱼虾,肉质变得更鲜美,至扬中水域则不再觅食,进入临产状态,品质最佳,为烹饪美味奠定了基础。另外,扬中的烹饪师对文人墨客描绘河豚的诗词多有研究。孔庆璞自己出口能诵的河豚典故,滔滔不绝不下千言。这些形成了较为厚实的文化底蕴。

     在扬中,有一个在美食餐桌上普遍发生的现象——许多客人来扬中品尝河豚,他们有一感受,想吃又怕吃。据称,他们在扬中之外的地区吃河豚,听其讲解,不知其然,结果心生狐疑,囫囵了事,不知其味。于是,扬中烹饪大师用河豚文化助兴,介绍烹饪工序为其打消疑虑的同时,博古通今,引经据典,吟词助兴,声情慷慨,使其欣欣然,得其味。

     扬中河豚的水墨之韵和文化生命,已延绵数百年之久。从文化角度来看,河豚文化为扬中所赐,也为扬中所独有。

  

  小岛图腾——拼死吃河豚奏响文化的回声

     在很多地方,河豚美食是“禁区”。《新华日报》以通栏大标题《“拼死吃河豚”禁而不绝耐人寻味》进行如实报道,中央和省、市级的新闻媒体也先后来扬采访。不过,媒体并没有对扬中的“河豚现象”予以扼杀,而是提出“是因毒禁食,还是科学安全地开发‘河豚产业’”这一课题,为我市乘势而上、大胆破题、成功举办江鲜美食文化节奠定了基础。

     素有“河豚不毒扬中人”之说。因为扬中人不仅食用河豚历史悠久,在长期的烹饪实践中,已基本掌握了河豚去毒保鲜安全食用的诀窍,而且专门制定了《河豚安全食用标准》,以标准规范餐饮企业的河豚宰杀烹饪工艺流程;市烹饪学校、河豚文化研究会开办江鲜烹饪培训班,严格培训河豚专业厨师,考核合格者发给上岗证,持证者才能执勺,以确保宾客万无一失。

     经过扬中对河豚美食的提升,以及影响力的不断扩大,卫生部近年来已经修改了相关法律法规,在扬中试点“有限开禁”的条件,已经相当成熟,河豚将不再在“禁”与“食”的夹缝中游走。如今,扬中河豚还走出小岛,跻身北京、上海、深圳、南京、常州等全国近百个大、中、小城市,五六百名扬中厨师或在外地自开酒店,或被高薪聘请掌勺,“扬中名厨”“扬中河豚”因其纯正的原料和独特的烹饪工艺而身价倍增,成为各地招徕食客的“金字招牌”,被全国各地及海内外食客所接受、认可和青睐。

  

  使节寻访——让河豚文化走向世界

     2004年开始,我市连年举办大规模、高层次的河豚美食节,并逐渐成为传统,并在人与传统节日的互动中,深化这种文化,根植这种文化,升华这种文化。现在,河豚已经成为扬中的一张闪亮名片。

     不过,去年第八届河豚美食节非同寻常,我市邀请了28个国家的驻华使节开展“最值得向世界推荐的河豚岛——扬中”的寻访之旅,顺着驻华大使们的寻访脚步,优美如画的江岛风情,河豚绘画的水墨韵味,放养“母亲河”的生态文化——一步步,河豚文化交融在了世界文明里。

     特别是在去年31928个国家的驻华使节和夫人在扬中的东新港码头,顺着滚滚东流的江水,放养了2000余条河豚和20000余条长江珍贵鱼种。当天,驻华使节和夫人们抬起装着数百条鱼苗的大盆,用中文大喊“一、二、三”,活蹦乱跳的鱼苗顺水倾泻而出,沿着放流台跃入大江,转瞬间消失于浪花中。驻外使节表示纷纷,“这是世界文明与生态文化的一次交流,珍贵鱼苗放养是很好的活动,我们看到了以前没见过的河豚,触摸了长江文化,希望长江里的珍贵物种能永远被保护,并有一个好的生存环境。”“长江是中国的‘母亲河’,作为驻华代表,作为中国人的朋友,我们非常高兴能参与到中国‘母亲河’的维护活动中来。”

     关于这一放养活动的报道,出现在了《人民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解放日报》《扬子晚报》等数百家媒体网站的显要位置。

  这既是扬中河豚美食的一次闪亮“精包装”,更是一次更高水平的河豚文化提升,和更高层次的文化交融,通过驻华使节的体验和亲身参与,扬中也把河豚文化推向了世界。

(扬中市新闻中心 蔡小俊 供稿)

  • 上一个河豚文化: 没有了

  • 下一个河豚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