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豚控毒专利出炉 专家提出建议别一禁了之 | |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25日08:13 扬子晚报 | |
河豚鱼现在已成为全年性水产品,但每年3月至5月,是河豚鱼上市的旺季。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江苏现在人工养殖的河豚鱼每年4000吨左右的消费量中,70%都集中在这三个月。但因为河豚有毒、国家的禁食令在先,卖河豚、吃河豚只能是民间的私下行为,不能公开。因此,北京有专家最近提出“有限开禁”之说。巧合的是,省内一家河豚养殖企业发明的首个河豚控毒技术日前已获得了国家专利,该企业由此向省有关部门提交了关于“有限开禁”的报告。那么,作为“鱼中之王”的河豚,对其“有限开禁”是否具备条件呢? 浮菌性腺发育形成河豚毒素 省淡水水产研究所河豚研究专家介绍说,由于长江里已捕不到野生河豚,江苏市场上流通的河豚90%以上都是人工养殖的,只有极少数是野生河豚。我省的养殖基地集中在南通中洋和镇江扬中,河豚均由淡水养殖,因此,毒性比野生和海水养殖的都小得多。 记者注意到,现在一些饭店打出“3月吃巴鱼”的促销,而这种“巴鱼”实际上是小河豚。那么小河豚有没有毒呢?省淡水水产研究所专家向记者解释说,河豚鱼的毒性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河豚在吃入海洋浮菌后,浮菌在体内积累,通过血液循环产生毒素;二、随着性腺发育,河豚体内会产生毒素。目前,人工养殖的河豚鱼苗都是选用暗纹东方(鱼屯),这一品种的成熟河豚因饲料、水质等不同,毒性也不一。而小河豚是未发育的河豚幼鱼,所以,这一品种的淡水小河豚是无毒的。专家认为,“河豚有限开禁”的设想很好,但目前河豚人工养殖的控毒是一大难点。其次,养殖、宰杀、烹饪等环节的标准控制也是关键。 控毒专利出炉吃河豚“平民化” 上述两大养殖基地之一的一位负责人透露,他们已发明了暗纹东方(鱼屯)控毒养殖方法,该办法今年2月份获得了国家专利,也是目前世界上首个河豚控毒专利。因此,他们前不久向省有关部门提交了“有限开禁”的报告。报告中提到:采用这种控毒办法,按我省河豚养殖标准养殖的淡水河豚,对人体较安全。理论上来说,家庭主妇以后都可烹饪这种河豚。但因目前市场上的河豚鱼龙混杂,有的是从海南、广东、山东、福建、辽宁等地运来的海水养殖的,毒性相对较大。所以,从鱼源到养殖再到宰杀漂洗必须按照我省相关标准进行,建立连锁批发专卖和专营饭店,厨师必须持有宰杀河豚资格证,卫生部门也必须对河豚废弃物、操作间进行长期监管,这样才可以保证食用河豚的安全性。 日本采用“四专”法民间放开河豚消费 业内人士介绍,日本早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就采用“专业养殖、连锁专卖、专营饭店、专职厨师”这套方法在民间放开河豚消费,而且日本也没有河豚控毒技术,因淡水资源较少,都是靠海水养殖河豚,应该说河豚的毒性比我国人工养殖的相对更大,但日本每年河豚的消费量仍能达到1万吨左右。省内一位从事河豚养殖的人士感慨道,多年前我国出台禁食河豚令时,国内还没有出现人工养殖河豚,但随着河豚经济的发展,庞大的市场消费已存在,为什么“禁食令”还一成不变呢?有关部门不能怕麻烦而“一禁了之”,这不仅让禁食令成了一纸空文,更令河豚消费陷入了“令行不止”的尴尬中。因此,如何正视河豚鱼市场的发展,使河豚成为大众消费美食,让老百姓更放心、更方便地食用,的确值得有关部门好好研究。本报记者沈春宁 |
|